這個三峽勵志班,真的不一般
本網訊(徐強)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4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庫區移民安置涉及涼山州9縣(市),當地辦學條件較差,教育發展水平相對滯后,庫區移民學生和涼山特困家庭學生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較少。開辦“三峽勵志班”,能夠使這部分學生獲得優質教育機會,促進學生成才,改變自身家庭命運,影響庫區群眾教育觀念,助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走進位于西昌市中心的涼山州民族中學,在初2021級9班的課堂上,同學們個個坐姿挺拔,精神飽滿。老師講課時,他們時而目不轉睛專心聽講,時而低頭認真做筆記。老師提問時,同學們爭相舉手,踴躍發言。黑板上方“你追我趕 共赴前程”八個紅色大字尤為顯眼。班級內,一股嚴肅認真、努力拼搏的學習氛圍撲面而來。
這個班從剛入學時的年級第四,到一學期之后的年級第一并保持至今。學生們的努力換來了學習成績的顯著提升和全校老師的認可。
班主任李芳說,班上同學從入學時的羞澀、拘謹、內向到如今的陽光、開朗、大方,一年的時間里,孩子們成長了很多。但唯一未變的,是孩子們不甘落后,人人爭先、團結互助的學習態度。
這個特殊的班級,就是“三峽集團初中勵志班”。班里的學生們大都是涼山州金沙江水電站庫區的移民學生。
2018年,在三峽集團的資助下,在涼山州民族中學(初中部),第一個“三峽勵志班”成立了。班級共招收金沙江下游水電移民學生30名,非移民特困學生10名,非移民非特困品學兼優學生10名。
班級內濃厚的學習氛圍因何而來?來自會東縣的陳立揚同學說,雖然自己在以前的學校成績拔尖。但到了新學校后,發現身邊的同學們更優秀和努力。在這樣的氛圍下,如果自己不努力,很快就會被比下去。
來自美姑縣的彝族男孩阿古以者告訴我們,來勵志班讀書,是他第一次走出大山。以前,他從沒見過圖書館、籃球場,不知道什么叫社團。現在到了這么好的學校和學習環境,沒有理由不珍惜,更沒有理由不努力學習。
彝族姑娘白日偉是來自涼山州金陽縣的溪洛渡電站庫區移民,她主動向我們講述了自己與三峽集團員工牛江溶阿姨的故事。一年前,牛阿姨第一次到班里看望同學們,當時自己做了自我介紹。讓她沒想到的是,時隔半年多,當牛阿姨第二次見到自己時,竟第一時間就叫出了白日偉的名字,讓她倍感溫暖。而這些來自三峽集團和全社會的關愛,成為她發奮讀書的最大動力。
涼山州教育基金會秘書長榮敬龍介紹,勵志班在做好日常教學的同時,尤其注重班級建設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定期組織志愿者與班上的同學互動,共同學習,暑假還組織夏令營。經歷了一年多的培養,學生們改變了思想觀念,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這對他們未來的學業成長、職業發展甚至長期的人生規劃都能起到最基礎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