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定位 示范引領——三峽集團駐漢馬池村工作隊幫扶實踐
摘要:三峽集團駐漢馬池村工作隊自2021年駐村以來,團結帶領干部群眾高標準謀劃漢馬池村發展方向和定位,在茶旅融合、鄉村振興、和美鄉村三個方面打造樣板示范,通過重點項目實施、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改善硬件設施條件,實現發展理念大轉變、鄉村面貌大提升、群眾生活大改善。
關鍵詞:茶旅融合 ?鄉村振興 ??和美鄉村
一、案例背景
漢馬池村位于五峰縣城西北部,距縣城城區7公里,351國道從境內通過長達15公里,全村國土面積43.92平方公里,耕地9623畝,茶園8000畝,林地26500畝,森林覆蓋率65%。漢馬池村共有村民小組10個,村民1465戶,人口4311人,主導產業為茶葉、空心李、櫻桃、獼猴桃及高山反季節蔬菜。三峽集團駐漢馬池村工作隊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圍繞“強組織、穩脫貧、興產業、抓治理、辦實事、轉作風”的駐村幫扶六大任務,扎實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返貧工作,主動加壓奮進、積極履職盡責,用實際行動詮釋三峽精神、展示三峽擔當。
漢馬池村:深入農戶 了解民意
漢馬池村:物資馳援 溫暖人心
二、實施舉措
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帶,讓好山好水“活起來”
漢馬池村因茶聞名、因茶興業,轄區內茶園品質優良,茶葉加工企業眾多,駐村工作隊看準五峰發展全域旅游政策機遇和351國道串聯景觀優勢條件,帶領村委會以黨建為引領,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帶。創新聯合優功能。駐村工作隊深入開展漢馬池村茶園、茶企調研,通過消費扶貧、項目支持、資金引導放大重點茶企帶動、輻射、示范能力,促成轄區內汲明茶業、千珠碧茶業、嘉安茶業、常樂茶業、仁園茶業成立香葉黨建聯合體,推動實現產業增值、企業增效、茶農增收。特色采摘優配套。在了解到漢馬池村長沖子片區環境適合發展高山有機蔬菜后,工作隊組織專家論證、實地考察,共投資30萬元幫扶資金建設10個高山有機蔬菜大棚,通過“采摘+種植”模式發展圣女果、水果黃瓜、香瓜等小水果產品,全年接待游客超過2000人次。工作隊發動本村致富能人成立專業合作社,采用“村集體+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產業持續發展、農戶持續增收。項目支持優要素。在得知仁園茶業有意愿利用周邊茶園和生態優勢打造茶旅融合綜合體后,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走訪,親自參與河流景觀水壩、生態步道、手工炒茶等項目施工設計,爭取集團幫扶資金106萬元開展項目實施,目前項目區一期項目已完成建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共同締造理念”、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發動周邊20余農戶開展庭院改造、環境治理、開辦農家樂,讓游客有景可逛、有事可做、有處可閑、有餐可吃,使農戶充分享受鄉村振興紅利。
漢馬池村:助力產業 茗茶飄香
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讓村民口袋“富起來”
駐村工作隊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深化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夯實工作基礎、補齊短板弱項,高標準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真心開展消費幫扶。為應對疫情和氣候對農產品銷售產生的不利影響,幫助漢馬池村農副產品打開銷售渠道,促進農戶增收,駐村工作隊主動對接三峽集團各部門,累計采購五峰縣農產品約200萬元,其中茶葉48萬元,其他農副產品152萬元。通過定點采購茶葉、蔬菜大棚農產品,有效提高企業生產信心和農戶種植信心,促進茶葉、小水果等產業有序發展。全心發展集體經濟。工作隊牢固樹立“無財就是無政”理念,在漢馬池村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對產業發展類幫扶項目和消費幫扶收取村集體經濟分紅。楊家壩茶旅融合項目投資105.7萬元,高山有機蔬菜大棚項目投資30萬元,均按照4%比例進行村集體經濟分紅,分紅時間10年,共計52萬元;消費幫扶資金按照本年度銷售總額6%比例進行分紅,2022年漢馬池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總額57.94萬元,同比增長221%。用心解決急難愁盼。開展重點“三類對象”逐戶政策落實核查,對全村14戶重點對象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做到每月電話聯系一次,每季度上門走訪一次,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對易地搬遷戶進行實地走訪,推進村集體產業后扶車間廠房建設,解決24人就業需求。在項目區內優先招聘本村勞動力務工,建設項目累計支付勞務工資66.7萬元。
漢馬池村:助力電商 消費扶貧
漢馬池村:助力農業 引進大棚
打造和美鄉村示范點,讓幸福生活“美起來”
工作隊致力于豐富和拓展鄉村建設內涵,放大生態鄉村魅力,留住鄉風鄉韻鄉愁,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滿意感、獲得感,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當好群眾健康“守護人”。漢馬池村衛生室年接診量達7200余人次,是全縣診療人次最多的村級衛生室,但卻是全縣診療條件較差的村級衛生室之一。為解決村民基本醫療需求,工作隊向三峽集團申請幫扶資金20萬元,改善一樓200平方米候診環境,更換老舊水電及門窗、更新墻面和地面、改造衛生間及樓梯,解決二樓房屋漏水問題。規范制作衛生室標志標牌,健全衛生室各項規章制度,新購置辦公用具、診療設備、空調、醫療床等設備設施。通過改造極大改善衛生室診療條件,為群眾提供優質、方便、快捷的基本醫療服務,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當好產業發展“先鋒隊”。漢馬池村十組穿心店區域以產櫻桃、空心李、金果梨等水果而聞名,在了解到漢馬池村穿心店至三墩坡道路尚未硬化,影響道路沿線群眾產業發展和日常通行時,駐村工作隊爭取集團對口幫扶資金100萬元開展穿三路修建,共硬化道路2.2公里,周邊受益戶30戶,直接受益人超過100人,既方便了群眾日常生活,又有效帶動了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等發展。當好幸福生活“宣傳員”。組織村委會年輕干部運用自媒體平臺,在微信視頻號、抖音等網絡平臺開設賬號,宣傳漢馬池村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好人好事,目前全網視頻播放量超過70萬次,獲贊超5000次,通過短視頻拍攝既宣傳了漢馬池村的好山好水,也提高了公眾對村級發展的認同。
漢馬池村:助力醫療 辦好實事
三、取得成效
一是發展理念大轉變。駐村工作隊引導漢馬池村轉變發展觀念,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在產業發展、帶農助農、茶旅融合上創新方式、更新理念,以示范點建設統領全村發展,高標準定位發展目標和路徑,推動全村發展邁上新臺階。
二是鄉村面貌大提升。圍繞人居環境改善、基礎設施突破、公共服務提升等重點任務主動作為、擔當履職,通過持續項目帶動,促進全村基層衛生診療水平、基礎道路設施、產業發展設施等方面提檔升級,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推進全面鄉村振興。
三是群眾生活大改善。工作隊堅持常態化走訪農戶,切實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通過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推進后扶產業、提供公益性崗位等措施帶動群眾穩產增收,推動群眾生活質量改善和幸福指數提升。
四、工作展望
駐村工作隊將立足漢馬池村生態稟賦、區位資源、特色產業,持之以恒打造茶旅融合、鄉村振興、和美鄉村試點示范,爭取“鄉村客廳”項目落地落實,加快茶文化研學體驗基地、茶文旅驛站建設,讓漢馬池村“茶道古韻”招牌名副其實、聲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