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棚里“辣”出好日子
本網訊(徐強 袁向南)早上八點,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土龍崗村一處牛角椒棚區內,出現了于志國和李海華兩口子忙碌的身影。兩人正將剛摘下來的辣椒往三輪車上裝,“這一車紅椒差不多有1000斤,拉到辣椒代收點馬上就有6000多塊錢入賬。”
▲視頻攝制:徐強 袁向南
盛夏七月,正是林東鎮冷棚辣椒的收獲時節,于志國一家已連續摘了10多天,進賬3萬多元。
▲于志國和李海華正在把剛摘下來的辣椒裝上三輪車? 本文攝影:徐強
林東鎮的農田屬沙壤土質,透水性好,不易發生積澇和各種蔬菜病,村民們種植蔬菜也有將近30年的歷史,但在過去,這些蔬菜多分布在各家載培,種類繁多,不成規模。
“之前一直都是在棚里種豆角,角瓜,大白菜,也沒賺多少,種了一圈后,發現辣椒的經濟效益最好,結果就全部改種辣椒?!蓖笼垗彺妩h支部書記張浩春說。
其實,林東鎮很早就意識到了冷棚辣椒的經濟效益。
“冷棚蔬菜種植,投資小、成本低、好管理、見效快,巧打‘時間差’,比大田早30天種植,延后30天生長,利用早春和早冬,在反季節市場中搶占更多消費空間?!绷謻|鎮黨委書記田曉輝介紹說。
▲冷棚里待采摘的紅辣椒
既然種辣椒效益這么好,為什么不早開始?原來,每建一個冷棚,平均成本就要2-3萬多塊錢。但當時林東鎮村民收入有限,幾萬元對村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為了緩解村民建冷棚的經濟壓力,林東鎮黨委政府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互換并地、協調貸款、發放補貼等措施多管齊下,爭取最大可能激發村民建棚種辣椒的積極性。
2021年,三峽集團投入2050萬元幫扶巴林左旗實施鄉村振興示范項目,資金主要用于林東鎮太平、土龍崗、大營子等村的冷棚和水、電、作業路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幫助村民形成連片集中的辣椒種植項目點。在這些項目點的示范帶動作用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了冷棚辣椒種植產業中。
“冷棚種的辣椒,抗自然災害能力比大田種植強,比方說下冰雹,大田的辣椒肯定全部被砸壞,但是咱們冷棚辣椒不受影響?!蓖笼垗彺妩h支部書記張浩春說。
之前,由于辣椒種植規模上不去,收購商說什么價,村民就只能賣什么價,屬于買方市場。但近些年,情況發生了變化,2021年,土龍崗村冷棚辣椒種植面積達到800畝,形成了規模?!艾F在辣椒規模上去了,客商來收的時候,我們也有了議價權,辣椒變成了賣方市場。”張浩春說。
▲土龍崗村三峽集團援建的冷棚
小辣椒,大收益。目前,林東鎮冷棚辣椒種植面積達4200畝,預計年產量超6000萬斤,辣椒暢銷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上海、江蘇、福建等8個省市,全國各地的辣椒收購商都慕名而來,村民們真金白銀入賬,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孩子們考上大學那年我可犯愁了,家里剛建完棚子,三個孩子的學費,把我愁得沒法沒法的?!睆埼钠G看著正在棚里忙活的三胞胎孩子說。
▲張文艷一家在冷棚里采摘辣椒
因為家里孩子多、負擔重,張文艷家之前是村里的貧困戶。在得知村里要集中建冷棚的消息后,張文艷靠著政府補貼和貧困戶無息貸款政策,一口氣咬牙建了6個冷棚,沒想到第一年就回了本。
“自從建了這幾個棚子后,我心里就松了口氣,三個孩子的學費、住宿費、伙食費,靠賣辣椒就夠用了,有那種穩定經濟來源帶來的那種底氣了?!睆埼钠G說。
在嘗到冷棚種辣椒的甜頭后,張文艷去年4月份又果斷向村里租了5個棚,現如今,張文艷家里有11個冷棚,都種了辣椒,丈夫也不出去打工了,專心在家侍弄這11個辣椒棚。
于志國和李海華嘴上也附和著張大姐的話:“可不是嘛,自從種了辣椒,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嗖’的一下就上來了?!闭f完,兩口子啟動三輪車,往村里的辣椒代收點開去。
辣椒代收點里,林東鎮土龍崗村村民王樹祥正手腳麻利的將紅椒精準打包成11斤/箱的標準件:“自從種了辣椒后就不差錢!”
▲王樹祥在辣椒代收點出售剛剛采摘的辣椒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在當地政府的不斷努力下,林東鎮冷棚種植辣椒產業經濟效益明顯。三峽集團派駐巴林左旗干部張燕說:“接下來,三峽集團會一如既往支持巴林左旗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助力巴林左旗百姓增收。”
名詞解釋:
冷棚即沒有采暖設備的塑料大棚,利用竹木、鋼材等材料,并覆蓋塑料薄膜,搭成拱形棚。因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冷棚有一定的保溫作用,并通過卷膜能在一定范圍調節棚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并有利于防御自然災害。在我國北方地區,冷棚能夠起到春提前、秋延后的保溫栽培作用,一般春季可提前30—35天,秋季能延后20—25天,但不能進行越冬栽培。
編輯:任賢 楊思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