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撐起“致富傘”
本網訊(黃克瑤)火紅的辣椒掛上枝干,在綠色映襯下格外醒目。盛夏八月,江西省萬安縣順峰鄉石富村田坑大棚里辣椒已經成熟。
再過兩個月,大棚紅綠交織的色彩即將轉換為灰白,羊肚菌正等待著適宜的種植時節,準備著如辣椒般開出成片成片的“紅火”來。
視頻制作:陳磊
村民在大棚采摘辣椒 攝影:陳磊
大棚里攏住菌子香
百米高空俯瞰,36個輕鋼結構大棚井然有序排列,一大早,90后村干部賴平就在大棚里來回穿梭,監管著作物種植、溫控、灌溉等工作。
田坑大棚 攝影:陳磊
“別看我們現在種的是辣椒,實際上,這里是我們順峰鄉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賴平介紹說,“因為羊肚菌的種植時間是在10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在空檔期種上辣椒,也是最大化利用土地,充分發揮大棚的價值。”
羊肚菌,因其酷似羊肚而得名,乳白色菌桿支撐著灰褐色傘狀菇朵,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負盛名的食補良品,被譽為“菇中皇后”,民間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樣滿山走”的說法,冬種春收,生產周期短,效益高,見效快。
生長中的羊肚菌 攝影:賴平
“選擇試種羊肚菌綜合考慮了各種條件,也是看中了它的營養價值和市場價值。”在賴平看來,這是一次有益的嘗試,“2021年下半年,在三峽集團的幫扶下,我們建設起食用菌種植基地,引進省級龍頭企業為我們提供技術服務,領種12棚羊肚菌,動員有意向的村民耕種試種,去年總共種植26棚,畝產達到了300斤,按照市場價保守計算一斤50元,光羊肚菌種植可以實現約20萬元的收入,同時帶動50多名村民就地務工。”
采摘下的羊肚菌 攝影:賴平
順峰鄉是萬安縣最為偏遠的鄉,從縣城開車前往得花上2個小時,順峰鄉石富村全村600多戶村民,以水稻種植為主,“原先我們是貧困村,沒有什么產業,村集體的收入也不多,從助力脫貧攻堅到接續拓展鄉村振興,三峽集團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食用菌產業的探索豐富了我們村的產業結構,也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見證著鄉村的變化,石富村黨支部書記劉金平感慨萬千。
小蘑菇蘊含大科學
“溫度要控制在18攝氏度以下,靠人工啟動控制閥操控自動卷膜機控制大棚溫度,以及控制灌溉噴水保持濕度”,談及羊肚菌等食用菌的養護,賴平感嘆“并不容易”,“要種好,更是個講究活,需要依靠科研技術。”
為了把技術“請進來”,2021年,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與江西省農科院、江西省農業大學達成科技合作協議,由食用菌方向博士科研團隊為食用菌產業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同時這里也成為江西農業大學食藥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師生的實訓場所,科研成果將優先在基地應用推廣。
食用菌種植 攝影:賴平
實訓場所在田間地頭,也有專門的研究場地。就在大棚不遠處,1個科研實驗室、450立方米冷庫和500平方米的食用菌加工區成為生產種植的配套科研中心。
如何實現食用菌種質資源收集與創新,如何實現綠色高效栽培,小小蘑菇,渾身是奧秘。此時,江西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專業學生賀凱凡等團隊一行6人正在實驗室、冷庫中忙碌,“我們這次來是要在植物土壤中提取菌株帶回去,觀察有沒有新的菌種,主要是希望將研究成果投入到食用菌藥用菌的生產當中,提高食用菌藥用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成分,幫助提升產量和效益。”賀凱凡說道。
冷凍室里賀凱凡團隊正在觀察食用菌繁育狀況 攝影:陳磊
產學研相結合,借助“院校+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食用菌產業已成為石富村一張靚麗名片。“目前已注冊公司和商標,未來我們還將在示范試點的基礎上持續擴大食用菌種植規模,帶動村民共富共享,助力鄉村振興。”劉金平說道。
產業園打造產業群
食用菌科研基地就坐落在由磚廠舊址改造的順峰鄉小微產業園里。“產業園由順峰鄉黨委牽頭,三峽集團援建,可以實現科研培訓、辦公生活、加工生產、銷售‘一站式’服務。”石富村駐村第一書記程亮介紹道,“除了食用菌之外,順峰鄉黨委政府還成功引進茶葉、腐竹、黃元米果等當地企業入駐,旨在發揮產業園的規模聚集效應。”
順峰鄉小微產業園 攝影:陳磊
王顯亮從事黃元米果的生產已有四年時間。“從前只是在家里的手工作坊生產,現在入駐產業園,有標準化的生產車間,辦下食品安全許可證,還可以在網上銷售。”王顯亮感嘆自己趕上了好時候。黃元米果,又名大禾米果,是江西省的特產,以贛南本地產的糯性“大禾米”為主要原料,軟而不粘,綿韌而堅,還是一款“非遺”美食,“期待全國各地的人都能吃到我們當地特產。”對于未來發展,王顯亮滿懷憧憬。
村集體收取租金,企業用工提供就業崗位,企業生產帶動群眾種植原材料,小微產業園實現了村民、村集體、企業三方得利。
如今,小微產業園里,電商中心正在持續打造,“未來入駐企業的產品可以通過電商渠道拓展銷路,村民也可以通過電商直播帶貨的方式將我們的本地特色產品推廣出去,從而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提升我們村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程亮說道。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在萬安,不止在石富村,西元村借助銀杏美景打造最美民宿,田北畫村依托文化資源點亮“中國農民畫之鄉”。“三峽集團在萬安落地的幫扶項目已超過50項。”三峽集團派駐萬安縣掛職副縣長李小清介紹說。
“未來萬安還將依靠發展鄉村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村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李小清說道。
編輯:喻清卿 楊思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