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大道之行:奏響美美與共的“三峽樂章”
本網訊(呂暢 徐瑤 尚瓊潔)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曾經,絲綢之路綿延萬里。今日,“一帶一路”跨越高山大海,在大陸上落地生根,在海洋中乘風破浪,畫出最壯美的經濟走廊。
三峽集團緊跟“一帶一路”步伐,國際產能合作不斷開花結果。截至目前,三峽集團業務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總裝機超過1800萬千瓦,用清潔能源擦亮“美美與共”的綠色發展底色。
高標準: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群山翠綠,杰赫勒姆河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
七年前,一批批中國建設者扎進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幾十公里外的山區,揮灑汗水。如今,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卡洛特水電站,已經從構想藍圖變成了杰赫勒姆河上的“綠色明珠”。
▲ 卡洛特水電站全景? 三峽國際供圖
“項目采用的技術和標準都是國際水平,合作方也都是跨國企業,在這里只要努力就能成長、就有機會。”卡洛特水電站安全經理穆罕默德·阿夫塔卜說道。
▲ 卡洛特水電站安全經理穆罕默德·阿夫塔卜? 三峽國際供圖
巴基斯坦每到夏天,高溫侵襲導致用電需求攀升,部分地區居民都會經歷長時間的停電。而今年隨著卡洛特水電站的建成,當地用電短缺的問題逐步得到緩解。總裝機72萬千瓦的卡洛特水電站年均發電量32億千瓦時,每年可滿足當地500萬人口用電需求。
巴基斯坦國內總裝機規模在2000萬千瓦左右,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占比最高,約在50%左右;而水力發電占比為20%。
“卡洛特水電站投產后,不僅緩解了能源嚴重短缺的問題,而且進一步優化了巴基斯坦的能源結構,助力綠色發展。”巴基斯坦駐華大使莫因·哈克在今年接受專訪時說。
▲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莫因·哈克接受專訪? 攝影:侯自聰
除此之外,卡洛特水電站項目還為周邊修建了20多個公益項目,包括學校、醫院、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當地提供了能源和交通保障,促進了地區基礎設施“硬聯通”。
近年來,同樣的故事,不斷在三峽集團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生。
▲ 巴加泰勒大壩實景? 三峽中水電供圖
今年,在中國與毛里求斯建交五十周年之際,由三峽集團承建的巴加泰勒大壩登上了“中毛建交50周年”紀念郵票。這座大壩全長2.55公里,水庫庫容1420萬立方米,于2019年竣工,可解決近40萬人的用水問題,占毛里求斯總人口30%以上,有效緩解了其首都路易港及周邊地區的飲用水短缺問題,為進一步提高當地民眾生活水平、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毛建交50周年紀念郵票? 三峽中水電供圖
“工廠每天供貨量很大,以前供水不穩定,工廠不得不向私人企業購水,這就提高了生產成本。”在毛里求斯科羅曼德爾工業區經營一家工廠的阿-利姆說,“現在我們再也不為用水問題發愁了”。
可持續:深化技術經驗“軟聯通”
如果說基礎設施“硬聯通”是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方向,規則標準“軟聯通”就是深化合作的重要支撐。三峽集團在帶動中國水電設計、施工、監理、設備等力量,全面參與全球清潔能源開發的同時,也不斷貢獻分享一系列技術、規劃、標準,從“硬聯通”到“軟聯通”,“三峽標準”和“三峽經驗”正在贏得世界認同。
在南美洲第二大河巴拉那河上,緊鄰的兩座電站——朱比亞、伊利亞水電站正將水流轉化成綠色電能,不斷輸送到巴西圣保羅首府圣保羅市和其他經濟發達地區。作為東南部電網的骨干電源,這兩座電站的長期安全穩定運行,對于巴西電力市場至關重要。
▲ 巴西伊利亞水電站? 三峽國際供圖
朱比亞、伊利亞水電站共有34臺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99.5萬千瓦。2015年11月25日,三峽集團成功中標兩座電站30年特許經營權。
由于運行時長已超過40年,如何確保這兩座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發揮最大效能,是三峽運維人員面臨的最大難題。
項目人員經過長期調研,系統評估生態、環境、經濟等方面影響后提出,對兩座電站進行升級改造是解決運維問題的最佳方案。
▲ 巴西朱比亞水電站? 三峽國際供圖
“電站技術改造可消除電力生產安全隱患,增強電網安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而且改造和維護成本相對較低。”三峽巴西公司副總經理楊艷表示。
2016年,中巴雙方共同建立電站技術改造項目管理體系,以本地化管理模式為基礎,融入三峽水電工程管控要求,將三峽巴西公司工程技術部、運維部、監理工程師等多方資源統籌于項目部組織結構,共同深入參與工期和質量控制以及現場施工管理。
▲ 三峽巴西技改項目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檢測? 三峽國際供圖
技改后的運行試驗初步分析顯示,機組各項指標良好,振動、擺度等穩定性指標達到或高于行業標準。
“我們將把這次機組技改中積累的知識經驗帶到其他水電項目上。”三峽巴西公司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主任奧讓·馬沙多說。
朱比亞、伊利亞電站技術改造,是巴西水電史上最大的改造項目,也是“三峽經驗”引領巴西水電站進入數字時代的生動實踐。中巴團隊同心協力,發揮兩國在技術管理不同領域的協同優勢,共同為巴西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惠民生:共建美美與共“心聯通”
今年9月新學期伊始,老撾帕貢學校的學生馬基(Makky)和他的小伙伴驚喜地發現學校多了一個新圖書室,2000多本簇新的書籍整齊地陳列在書架上。
“我感到非常驚喜,我們不僅有了圖書室,還有那么多之前沒看過的書籍。”馬基說。
被稱為“瀾湄書屋”的圖書室是由三峽集團和中國外文局等單位共同建設的,旨在通過圖書室、捐贈圖書和學習用品等,支持瀾滄江-湄公河區域國家改善教育基礎設施,促進文化交流。
在2000多本捐贈的圖書中,部分書籍是由帕貢校長帕彌撒為孩子們精心挑選的。其中,《中老兩國的60周年》是他特別推薦的書目。
▲ 帕貢校長帕彌撒和學生們在一起? 三峽中水電供圖
“當我還是一名學生的時候,我就聽老師說過中國是老撾的好鄰居。”帕彌撒說,“1961年建交以來,雙方貿易越做越好,老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所以我想讓孩子們能多了解兩國關系發展歷程,將這份友誼傳遞下去。”
三峽集團老撾南立1-2水電站在建設之初,就開始深入社區,援建帕貢學校,不斷擴大教學規模、改善教學條件;隨著校園的改建和學習環境的改善,目前帕貢學校已經由地面坑洼的鄉村學校變為縣里的“明星”學校,在校學生已經從2016年的200余名增加到500余名,老師也從10多人增加到40多人。
▲ 帕貢學校學生在新建的“瀾湄書屋”圖書室看書? 三峽中水電供圖
此外,電站還在當地先后修建了南立橋、瀝青混凝土公路、飲水系統等基礎設施,改善當地生活環境。
“以前村里路不好,運輸貨物都靠船。三峽給我們修好了路,大家開始發展種植、養殖業,把東西運到縣里賣, 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老校長感慨道。
2021年,老撾南立1-2水電站投產發電10周年之際,老撾政府授予電站國家級“勞動獎章”,以表彰其發電10年來為老撾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
▲ 被綠水青山環抱的老撾南立1-2水電站? 三峽中水電供圖
在巴基斯坦、葡萄牙、幾內亞、巴西、秘魯等地,三峽集團還積極參與當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治理。在巴西巴拉那帕內瑪河流域每年放流約150萬尾魚苗助力當地河流物種多樣性,并通過漁業和旅游促進當地發展。
疫情期間,三峽集團還撥付專款,援助葡萄牙、巴西、巴基斯坦、秘魯、老撾等國家抗疫醫療物資,選派管理和技術骨干馳援海外項目一線,保障在建和運營的重大項目進展順利,為當地經濟發展和防疫抗疫提供堅強支撐,推動共建美美與共“心聯通”。
▲ 2020年4月26日,巴基斯坦國家災情管理局代表巴政府在機場接收了首批捐贈物資并舉行接機儀式。 三峽國際供圖
“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2021年11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提出了三個目標,為新階段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遵循,也道出了對人類美好未來的殷切希望。
三峽集團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從陸地走向海洋,從長江走向世界,不斷促進項目所在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編輯:陳曉英 萬紫薇 楊思恒